讓生物科技提升天然植物科技的效果 1-6.1 漢方推展的瓶頸 中國的「漢方醫學」經過兩、三千年的人體試驗,所具有的功效是讓人肯定的,但是,至今中藥在臺灣的醫療市場約僅佔有4〜5﹪,這顯示有很多人對漢方醫學的功效並沒有很大的信心,甚至於有些漢方醫師都在使用化學藥物。究其原因,我們認為...漢方醫學的發展有以下的困難點:
解決瓶頸的辦法…
1-6.2 提高植物功效 生物科技運用於本草植物改良研究已經十餘年,大致分為4個方向,概略舉例如下:
1-6.3 協助達成藥效轉化 多種本草植物所熬煮的湯藥中,可能含有多種腸道較少消化轉化的有機物群,而且,老化病與慢性病患者的「腸道細菌叢」一般是不佳的,是無法妥善地消化轉化所需要的藥效物質,因此達不到患者所需求的藥效;若古漢方中所描述的藥效不明顯,則慢性病就可能治不好。 倘若生物科技能將本草植物預先處理,以協助腸道黏膜的藥效轉化與吸收為目的,使服用者能「如預期目標的」快速得到所需的藥效,如此,生技漢方對於世人的健康將有「革命性」的效益。 1-6.4 佐、使藥物的重新解釋運用 近十多年來由於生物科技與中藥界的搭配研究發現,許多漢方中的佐級、使級的藥物是成為發揮藥效的重要關鍵,例如,在漢方的藥物搭配中,常以「生薑、大棗為佐」、「甘草為使」;如此運用的目的在於…生薑助衛氣發汗,大棗補益氣血以防止汗多傷營,共奏調合營衛之功效,…生薑可以健胃和中,使大棗之甘不致壅滯胃氣,大棗可補益脾氣,並使生薑之刺激性趨於緩和…,甘草協和諸藥,使之不爭,故有國老之稱…。 這些抽象的解釋是難以理解的,也難以「經驗傳承的」,透過生物科技的研究發現:
1-6.5 活化酵素與藥效轉化~加速及提升藥效χ倍 佐級、使級的藥物本身含有了豐富的多醣體、轉化酶,它可以幫助我們腸內有益菌的溫馴化,能因此加速藥效的吸收,服用者一般是沒有「瞑眩反應」就直接被身體吸收,即達到改善體質的效果。 身體能夠吸收生技草本精華,達到改善體質的效果,通常是透過以下生物科技的技術:
1-6.6 漢方的新境界 「漢方科技化」與「漢方生技化」所達成的目標是五項優點:
漢方醫學的新境界是指…
詳細地討論請參考【解密疑難雜症體質】第03章 1-6.7 繼續研究 附註 三套書體質大解密《《回到首頁 1-5 損壞體質的修復方法《回到上一節 繼續閱讀》2.解密糖尿病體質 到下一課題》》2.解密糖尿病體質 平時(沒生病)要靠養生避免生病,生病要看醫生,病難好就要靠SRT養生!給糖尿病、過敏疾病、老化及慢性病等持續正確養生的朋友,找回自己天生的免疫力,遠離疾病保健康!本書給您完整而正確的養生術。 合作諮詢:有資源想推廣及商品化的朋友,請 EMail 到 vipa556@hotmail.com 收(加拿大糖尿病樂活基金會 DIABETES' LOHAS FOUNDATION),本基金會將儘快與您聯絡,機會難得請把握! |
1.解密慢性病體質 >